台灣是出口導向型國家,去年貿易總值4464億美元居全球16,產品出口到國外,卻在台灣生產,碳排都留在台灣了,台灣要如何淨零?台灣地狹人稠,碳權開發有限,台灣企業必須在國際碳市場上,事先規劃能取得碳權,使用碳權與碳交易抵銷過多的碳排放量
,才能在本地繼續製造碳排的情況下,朝碳中和目標前進。 工業4.0浪潮下,「碳中和」是持續推進的燃料,產業若想成功轉型,必須將焦點從「性價比」 (C/P,Cost performance)轉為新的「CP值」:減碳績效 (Carbon Performance) 。
對企業來說,商業環境的改變,是風險,也會是機會點。首先要了解,目前碳定價機制包含碳權、碳稅和碳費。碳權型態有分2種,分為自願性「減量額度」(credit)或強制性「排放額度」(allowance)。減量額度指的是產自國際自願性碳市場、京都碳權/巴黎碳權以及環保署抵換專案的碳抵換(Carbon Offsets)方式;排放額度則是政府透過強制性總量管制與交易,所核發的配額,且需每年繳回。
台灣根據溫管法逐步規劃碳交易制度,目前採碳費先行。台灣未來將分階段、「先大後小」推動碳費,目前盤點首波徵收碳費的企業有 287 間,另外如果企業提出自主管理計畫,可適用優惠費率,最快 2024 年起實施。環保署表示,初期徵收碳費的對象約 1.5 億噸的溫室氣體,像是電力、鋼鐵、石化、化材、水泥等產業為主,徵收碳費會分階段,對大企業採用碳費、碳交易,但對於小企業未必用同樣工具。
歐盟、美國、日本目前都已建立碳排放交易體系,據統計,2021年歐盟及英國碳價已將近90美元/tCO2e(每噸二氧化碳當量),位居第一,其次是紐西蘭(50美元/tCO2e)、韓國、加州與魁北克(30美元/tCO2e ),提高碳價將激勵減碳科技與行為改變。 2021年全球碳市場交易金額達到8510億美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